“我就是個跟數據打交道的普通崗位工。”集團自動化部工藝管理員楊紅秀,用最樸實的語言定義自己的工作。然而,在同事們眼中,這個“普通崗位工”卻一點也不普通——從一線計量員到軟件開發員,再到工藝管理員,她跨越多個崗位,始終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守護著生產數據的精準與可靠。
2012年,22歲的楊紅秀大學畢業,進入集團自動化部,成為一名計量員。回憶起剛進廠那段日子,她感慨萬千:“集團的計量儀表分布在廠區各個角落,統計一次數據至少需要三天。”冬天,她在陰冷潮濕的水井下作業,手指凍得僵硬;夏天,她在蚊蟲環繞的草叢中穿行,常常被叮得滿身紅包。盡管如此,她始終堅持一絲不茍地采集數據。外勤結束后,她總是第一時間趕回辦公室,認真地核對、記錄每一條數據。有人開玩笑說:“外勤沒人監督,差不多就行了。”她卻嚴肅回應:“數據的精準度關系到企業的生產經營,容不得半分敷衍。”
2017年,楊紅秀迎來職業生涯的轉折點——調任軟件開發員。面對滿屏陌生的代碼,非科班出身的她心中忐忑,但沒有退縮。她買來專業書籍,虛心請教同事,認真記錄每一個知識點,不久便記滿了一本厚厚的“學習心得”。她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吸收著知識的養分。早上,她提前到崗學習記錄的內容;傍晚,別人都下班了,她還在電腦前敲代碼,反復調試程序。短短幾個月,她的編程能力突飛猛進,從最初的“門外漢”成長為能獨立完成復雜任務的“IT人”。
憑借扎實的業務能力,她先后參與了OA、ERP、班組建設等系統的開發與運維工作。她主導的《自動化部班建系統改造升級》《泰嘉能源數據接口開發》等項目,分別榮獲部門創新一等獎和三等獎,她本人也被授予“學創標兵黨員”稱號。在軟件開發的領域里,她用努力和汗水書寫著自己的精彩。
去年,她成功競聘為計量科工藝管理員,負責集團計量工藝的管理與協調。在新的崗位上,她依然保持高度的責任心,深入了解每個計量工藝的細節,與相關人員溝通交流,收集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優化工作流程。她深知,計量工藝的每一個小環節都可能關系到計量數據的準確性,進而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
“不管在哪個崗位,都要把工作做好。”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從一線計量數據采集員到系統開發員,再到計量工藝管理員,楊紅秀用13年時間詮釋了什么是“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今后,她將繼續立足崗位,精益求精,用行動踐行責任,以專業保障計量數據,為生產高效順暢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