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泰鋼集團隆重舉行了“貫徹十九大精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企業綠色發展”暨“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孟令興(左)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殷瑞鈺(右)共同為“院士工作站”揭牌
泰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裁王永勝同志發表講話
王永勝董事長接受萊蕪電視臺記者采訪
王董事長與專家團參觀泰鋼生產現場
王董事長與專家們合影留念
“院士工作站”落戶泰鋼
帶來了什么?
“過去,我們請院士,人家可以來,可以不來。有了院士工作站,有了簽約院士,合作就發生了質變。院士工作站是一種合作的新機制。”技術研發中心副主任亓海燕告訴記者:“過去我們的科技合作是成果轉化,現在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創新。”
“院士工作站”帶來發展“智囊團”
“院士工作站”的建立,切實符合王董事長提出“提質量、樹品牌,效率為先、流程再造”的指導思想,是為著力把泰山鋼鐵打造成世界知名的不銹鋼品牌、建設千億級規模和百億級利潤的世界一流深加工基地的提供智能支撐。
一個院士帶來的是一個團隊,院士工作站是名副其實的“智囊團”。
“院士工作站”發揮院士工作站“人才庫”“智囊團”“攻關組”作用,結合集團公司實際,立足于解決問題,促進發展,在重點項目研發、培養人才等方面積極和院士專家展開全方位合作。
“王董事長提出要建‘院士工作站’時,我們都感到陌生。現在,按照殷院士《冶金流程工程學》指導著我們的規劃,這充分說明王董事長打造‘智慧泰鋼’的信心和決心。”黨委成員、總工程師高振民說。
“院士工作站”帶來嚴謹敬業工作態度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院士專家團隊給我們留下嚴謹、細致、敬業的工作態度。“我們考慮到殷院士年事已高,行走不便,在參觀的過程中為他簡化參觀路線,他都婉言謝絕了,說必須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智’。”
在3月27日的參觀過程中,院士專家團隊不放過任何生產流程,在看、聽、詢之后,院士專家團隊為“怎么才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成材率?”“怎樣打造行業領先技術?”……獻出錦囊妙計。
“院士工作站“迎來泰山鋼鐵科技創新的春天
面對當前復雜而又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競爭激烈鋼鐵行業,王董事長擎畫出高質量、綠色發展的新藍圖。
“我們將借助‘院士工作站’這一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加快泰鋼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步伐,共同在流程再造、工藝改進、技術升級、質量提升、品種研發、項目攻關、產城融合等方面,展開有益的實踐和探索,為提高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深化產學研合作提供有力支撐,為泰鋼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內涵。”王董事長在揭牌儀式講話中指出。
眼下,泰鋼集團擬定了“一個核心、六個技術創新項目支撐”,一個核心即以“殷院士”冶金流程工程學為綱,由院士團隊引領編制泰鋼集團公司先進鋼鐵制造流程綠色新動能。六個技術創新項目支撐分別是爐襯修復再造長壽技術、能源梯級回收及品位提升技術、“以廢治廢”生態耦合綠色生產技術、高效低成本潔凈鋼平臺技術、不銹鋼渣資源增值無害化處理技術、CO2經濟回收利用技術。
“一個核心、六個支撐”將在院士專家們的指導和攻關下,逐步由方案變成現實。
記者:黃志鵬
小編:tree.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