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走進泰山鋼鐵集團熱軋部轉爐車間時,設備管理員段元騰正蹲在一堆廢棄閥門前,專注地翻檢著。身旁的同事湊過來,疑惑地問:“老段,這些報廢的閥門還有用嗎?”只見他拿起一個液壓閥,仔細端詳后說道:“這個雖然報廢了,但我覺得還有修復價值。”幾天后,經過細心打磨、更換密封圈與精心組裝調試,這個“退役”的閥門重新上崗,成為保障爐前設備穩定順行的“一分子”。
“咱們搞設備維護的,就得有從廢料堆里淘寶貝的本事。”段元騰笑著向記者說道。自集團開展“降本節支、提質提效”行動以來,熱軋部越來越多的職工開始關注那些廢舊零部件,嘗試讓它們“重獲新生”。

在連鑄區域,備件損耗曾是成本控制的難點,尤其是承受高溫重載的扇形段和結晶器。結晶器作為鋼水成坯的核心部件,其內部冷卻水通道的維護直接影響產品質量和成本。為此,維修班成立了專項攻關小組,對達到使用壽命的舊結晶器銅板進行“深度體檢”。“不僅要修復損傷,更要優化改進!”維修班班長張永安指著拆下的結晶器,對組員們說道。大家立刻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優化方案。經過精細修復和水路結構改進,煥然一新的結晶器重新投入使用。很快,效果顯現:鋼水成型效率更高,設備壽命提升了40%,綜合成本進一步降低。這些成功案例,正是熱軋部修舊利廢工作的生動寫照。職工們憑借精湛的技術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將一件件報廢設備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益,印證了“廢料堆里也能掘出真金白銀”的樸素道理。“修舊利廢不僅是節約成本,更是一種責任。”設備科科長謝新剛告訴記者。今年以來,該單位嚴格落實集團降本增效的部署要求,將修舊利廢作為重要抓手,系統化推進相關工作。1至5月,全廠通過修復再利用各類備件,累計降本節支超過300萬元,為成本管控貢獻了重要力量。如今,在熱軋部,修舊利廢正在持續推進之中。職工們用智慧和雙手,讓廢舊設備煥發新生,為降本增效工作的開展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深化精細管理,將目光投向每一處可能蘊藏價值的角落,把‘銹跡斑斑’轉化為挖掘成本潛力的‘金礦’,全力推動‘成本洼地’向‘效益高地’轉變,為企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熱軋部副部長繩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