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03期·1814篇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將緊緊圍繞中共中央決策部署,聚焦“十四五”規劃綱要制定和實施,扎實履職盡責、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匯聚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智慧和力量。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慶黎、劉奇葆、帕巴拉·格列朗杰、董建華、萬鋼、何厚鏵、盧展工、王正偉、馬飚、陳曉光、梁振英、夏寶龍、楊傳堂、李斌、巴特爾、汪永清、何立峰、蘇輝、鄭建邦、辜勝阻、劉新成、何維、邵鴻、高云龍在主席臺前排就座。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等在主席臺就座,祝賀大會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應出席委員2159人,實到2106人,符合規定人數。下午3時,張慶黎宣布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奏唱國歌。大會首先審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議程。汪洋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代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李克強、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王岐山和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就座。栗戰書主持會議。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應出席代表2953人。5日上午的會議,出席2900人,缺席53人,出席人數符合法定人數。根據會議議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2020年工作回顧;二、“十三五”時期發展成就和“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三、2021年重點工作。李克強在報告中提出,2021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進出口量穩質升,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根據會議議程,大會審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國務院關于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及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國務院關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及202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分別作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的說明、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的說明、關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的說明。政府工作報告極簡版——
一、去年工作回顧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
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
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6萬億元
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
年初剩余的551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國內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環節,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二、“十四五”主要目標
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
人均預期壽命再提高1歲
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5%
三、今年主要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
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
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四、今年部分重點工作
財政:今年赤字率擬按3.2%左右安排
減稅: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
降費: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
消費:穩定增加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
創新: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
鄉村振興: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開放: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盡早生效實施、中歐投資協定簽署
環保: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
教育:在教育公平上邁出更大步伐
醫保: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再增加30元和5元
住房: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
文體:精心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
港澳臺: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
編輯:李文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