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產品
返回
“咱這酸槽使用的擠干輥更換頻繁,成本可不低。”“是呀,大家都知道這是個降本點,但就是找不到解決的好辦法,實在讓人頭疼!”在泰山鋼鐵集團泰嘉新材料冷退作業區的班前班后會上,大家正在交流討論著擠干輥更換問題。聽到職工們的討論,作業區主管劉明立即加入其中,深入了解情況。
此后,劉明帶著問題,詳細記錄輥系運轉參數及員工操作流程,不放過任何細微環節。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和扎實的專業素養,他敏銳地捕捉到一個關鍵突破點:擠干輥之所以損耗嚴重、更換頻繁,是因為酸液腐蝕性強,但冷退線各工藝段因接觸的介質化學特性不同,對擠干輥輥面要求存在差異,是否可以將酸槽退下來的輥子,在其他生產環節二次利用呢?
為論證可行性,劉明馬上會同廠部設備科、生產技術科的技術人員進行探討。大家聽完劉明的想法后,紛紛認同道:“這想法不錯,咱可以試試!”
在廠部的支持下,冷退作業區精心制定了一套周密詳盡的實施措施。首先,他們建立了目視化輥系管理牌,為每一根輥子都定制了“身份證”,上面標記著廠家、上線時間等信息,方便職工快速定位需重點關注的輥系,對即將達到過鋼量需下線的輥子進行細致檢查。其次,根據使用位置和環境的差異,對擠干輥進行分類存放、處置。特別是酸槽電解硝酸段的擠干輥,因受硝酸腐蝕和高溫的影響,不僅輥面硬度降低,還極易沾附電極板顆粒,造成板面硌印。經人工輥面清理、覆膜處理后,此類擠干輥仍可在水槽繼續使用。
經過一個多月的監測和數據分析,好消息傳來:此次創新實施后,效果良好,每重復使用一根擠干輥,可節省2500至3000元包膠費用。
“這個案例證明,基層創新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益。”泰嘉新材料副經理陳普表示,“我們將把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創新機制推廣到更多環節,讓降本增效成為全員參與的系統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