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競爭不僅是產品和服務的比拼,更是人才技能的較量。只有每位員工都成為技術‘精兵’,才能讓我們更具競爭優勢。”泰山鋼鐵集團泰嘉新材料副經理陳普坦言。今年以來,泰嘉新材料創新推出“送知識到崗位”活動,圍繞生產實際需求,精準送訓到崗、送教到人。
活動初期,廠部牽頭各職能科室深入崗位,選取部分一線職工、技術骨干展開多輪調研,梳理崗位職責、技術難點及典型生產案例,“量身定制”培訓計劃。
記者來到冷退作業區時,送知識小組成員劉金元和劉明正手持設備圖紙,講解退火爐工藝參數和操作規范。“過去,不同鋼種、規格的板溫和爐溫差值控制是個難題,現在老師傅結合案例手把手教我們調整灰度系數、優化風冷段負壓參數,我們操作起來心里更有底了!”冷退出口工王浩然感慨道。通過現場設備故障排查、分析生產數據波動,職工們迅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操作技能,鋼帶性能控制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質量提升同樣是“送知識”的重點。據軋鋼作業區主管亓萌介紹,針對平整機組鋼帶質量控制短板,質量團隊將復雜的標準條款拆解為簡明操作指南,并通過案例復盤讓職工切實了解質量缺陷的成因和預防知識。“我們給每個崗位劃定了‘專屬責任區’,相關指標直接關聯個人考核,再搭配現場教學,現在人人都是質量‘守門員’。”他補充道。與此同時,安全員走進車間開展“沉浸式”培訓:播放事故警示片、演示滅火器使用、組織應急演練,讓安全生產意識入腦入心。
自活動開展以來,泰嘉新材料已累計舉辦10余場專項培訓,覆蓋了所有生產崗位。靈活的“班前學習+班后提問”模式、實時上傳學習進度的微信群、科室跟蹤檢查的閉環機制,讓培訓更具實效性。軋鋼工李樹泉表示:“以前覺得培訓耽誤干活,現在老師傅直接在設備旁講解,學中干、干中學,效率反而提高了!”
“送知識不是‘一陣風’,而是要轉化為持久的創新力。”陳普表示,“下一步,泰嘉新材料將繼續緊扣崗位需求,精準施策,不斷豐富‘知識庫’,創新培訓方式,完善培訓效果驗證評估體系,形成長效機制,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培養更多的技能精兵,助推企業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