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鋼鐵集團冶金機械廠的維修現場,機器轟鳴聲不絕于耳,有一個矯健的身影正熟練地進行著拆卸、清理、安裝等操作,他就是維修九班的班長侯安慶。
2007年,侯安慶加入冶金機械廠,成為一名維修鉗工。回憶起初入車間的情景,侯安慶說道:“當時我看著師傅們熟練地執行維修任務,心里既羨慕又忐忑,就想著有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工作起來游刃有余。”從那以后,他每天上班都像個“小尾巴”,緊緊跟在師傅身后,全神貫注地學習每一個操作步驟,仔細琢磨每一處細節。下班后,他也會抽時間,一頭扎進專業參考書里,在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學習心得與體會。經過不斷努力,侯安慶不僅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維修鉗工,還練就了一手“絕活”——機械部件組裝的精度控制在2絲以內,贏得了同事們的一致認可。
“侯班長經驗豐富、技術過硬,許多難題到了他手里都能迎刃而解。”班員畢同潔評價道。有一回,維修九班更換完不銹鋼精軋F3非負荷側軸瓦,測試時發現非負荷側頂起困難。侯安慶仔細用全方位水平儀測量后,發現軸的水平度整體往非負荷側偏斜。若不解決,會影響設備運行穩定性;若要找正,就得重新拆卸調整,大概率會延誤生產進度。于是,他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精確計算出水平誤差,把相應厚度的墊片安裝在非負荷側軸瓦座上,將軸的水平度調整到了標準范圍,保障了設備的正常運行。還有一次,在進行不銹鋼飛剪減速機高速軸軸承更換時,由于減速機各部件體積龐大,拆解工作困難重重。侯安慶仔細查看圖紙,結合設備結構,焊接制作了兩件拆除工裝和φ110套頭,幫助大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軸承更換任務。
在近期熱軋部軋鋼車間項修中,維修九班承接了粗軋上接軸平衡缸、刨分軸承、十字頭等多項維修任務。維修時需要上下交叉作業,而且作業空間極為有限,尤其是完成十字頭的拆除工作時,許多工具施展不開,只能人工拆除。“我是班長,面對困難時要迎難而上,給大家做好榜樣。”侯安慶戴上安全帽,帶頭鉆進狹窄的空間,耐心地一點點拆卸。在他的帶動下,班員們士氣大振,第一天便順利拆除了2件十字頭,最終不僅順利完成了全部的維修任務,工期還縮短了兩天。
談及未來,侯安慶表示:“下一步,我將認真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同時,持續加強班組建設,著力培養更多技術骨干,保質保量完成每一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