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泰山鋼鐵集團泰嘉新材料瞄準生產制約點,開展針對性培訓,以“理論+實踐”“結對+專訓”的模式,為職工搭建成長階梯,為企業鍛造技術尖兵。
在軋鋼作業區重卷機組旁,一場關于切邊料規格切換的“師徒教學”正在緊張進行。操作工田建偉緊盯著師傅焦玉云手中的操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此前,從1250規格切邊料轉換至1000規格的操作一直是他的技術短板。“每次切換都擔心出現尺寸偏差,影響成品質量。”田建偉坦言。
作業區迅速響應職工需求,制定專項培訓方案:由精平機組技術指導劉彥全程督導,選派經驗豐富的焦玉云擔任專屬老師。培訓首日,焦玉云從理論切入,詳細講解不同規格切邊料的材質硬度、厚度差異對配刀的影響。隨后轉入實操環節,在轟鳴的機組旁,焦玉云手把手示范刀具間隙調整、重疊量控制的要領。“寬度尺寸誤差必須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這直接關系到帶鋼的切邊質量。”他反復強調。田建偉在師傅指導下反復練習,逐漸掌握了關鍵參數的調整技巧,操作愈發嫻熟。“現在經過系統培訓,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了。”他高興地說。
在軋鋼作業區重卷機組旁,一場關于切邊料規格切換的“師徒教學”正在緊張進行。操作工田建偉緊盯著師傅焦玉云手中的操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此前,從1250規格切邊料轉換至1000規格的操作一直是他的技術短板。“每次切換都擔心出現尺寸偏差,影響成品質量。”田建偉坦言。
作業區迅速響應職工需求,制定專項培訓方案:由精平機組技術指導劉彥全程督導,選派經驗豐富的焦玉云擔任專屬老師。培訓首日,焦玉云從理論切入,詳細講解不同規格切邊料的材質硬度、厚度差異對配刀的影響。隨后轉入實操環節,在轟鳴的機組旁,焦玉云手把手示范刀具間隙調整、重疊量控制的要領。“寬度尺寸誤差必須控制在規定范圍內,這直接關系到帶鋼的切邊質量。”他反復強調。田建偉在師傅指導下反復練習,逐漸掌握了關鍵參數的調整技巧,操作愈發嫻熟。“現在經過系統培訓,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了。”他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