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張成龍的手機相冊里,珍藏著一張拍攝于2014年的老照片——照片里,他與礦槽篩機并肩而排,笑容里透著初入職場的靦腆。2014年,21歲的張成龍大學畢業后,來到了集團煉鐵部煉鐵廠,自此便與礦槽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我第一次看到龐雜的礦槽設備,皮帶輸送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這里的一切都把我深深震撼了。”初次進廠的場景,對張成龍而言依舊歷歷在目。礦槽上料班的工作看似平常,卻是高爐生產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入職后,他從最基礎的篩粉、巡檢工作起步,每天提前到崗學習上料操作,不放過任何一個設備參數;下班后,同事們都已離開,他卻依然留在車間,對照著操作規程,仔細研究設備構造,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與他共事的同事們,對他都有著極高的評價:“成龍這小伙子,眼里有活兒,手上有勁兒,心里更是燃燒著一把火。”到了2020年,他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廠部任命為上料班班長。

在張成龍的手機相冊里,珍藏著一張拍攝于2014年的老照片——照片里,他與礦槽篩機并肩而排,笑容里透著初入職場的靦腆。2014年,21歲的張成龍大學畢業后,來到了集團煉鐵部煉鐵廠,自此便與礦槽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我第一次看到龐雜的礦槽設備,皮帶輸送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這里的一切都把我深深震撼了。”初次進廠的場景,對張成龍而言依舊歷歷在目。礦槽上料班的工作看似平常,卻是高爐生產中至關重要的一環。入職后,他從最基礎的篩粉、巡檢工作起步,每天提前到崗學習上料操作,不放過任何一個設備參數;下班后,同事們都已離開,他卻依然留在車間,對照著操作規程,仔細研究設備構造,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與他共事的同事們,對他都有著極高的評價:“成龍這小伙子,眼里有活兒,手上有勁兒,心里更是燃燒著一把火。”到了2020年,他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被廠部任命為上料班班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