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到集團那會,我就干的煉鋼,一晃眼,我跟這轉爐都相伴小半輩子啦。”孟俊山陷入回憶,緩緩說道。2006年盛夏,20歲的孟俊山初次來到熱軋部轉爐平臺,就被轉爐散發的滾滾熱浪嚇得往后退了半步。老班長用滿是老繭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小伙子,轉爐煉鋼是一門手藝,更是一門藝術。”那時的孟俊山仰頭望著爐口噴涌的鋼花,似懂非懂地點了下頭。為了快速掌握轉爐工藝操作,孟俊山每天都會提前到崗,緊跟在師傅身后,全神貫注地觀察師傅的每一個動作。其他同事都下班了,他依然坐在桌前,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記錄在筆記本上,再帶回家琢磨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那本筆記本漸漸泛黃,他的技能水平也越來越高。十多年間,他憑借著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逐步從初出茅廬的爐前工,成長為能夠精準把控冶煉節奏的一助手,后來成了能獨當一面的轉爐爐長。2022年,他再次被領導委以重任,擔任轉爐車間的工藝技術員。
“技術日新月異,現在煉鋼不是靠蠻力,而是靠科學。轉爐冶煉的每一分鐘都關乎產量、能耗與質量。”這是孟俊山常說的一句話。煉鋼過程中,經常出現因鐵水中硅含量異常引發的噴濺和粘槍的情況,制約著轉爐生產的穩定順行。為解決這一問題,他將化渣操作視為關鍵突破口,從渣料環節著手,全身心投入研究。經過不懈努力,他終于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操作模式,不僅解決了高硅鐵水極易噴濺、低硅鐵水使氧槍粘槍的問題,還極大地降低了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他在保證鋼水質量的前提下,大膽創新,實施窄成分區間精準控制技術,精細調控合金加入量,將降本增效貫穿于工作全過程。作為團隊中的技術骨干,他還多次參與螺旋焊管用Q235B-NH鋼種、CJ260鋼種、TG500HR低合金高強度鋼、HC380LA等多種重要鋼種的開發與生產工作,為集團的產品多元化和技術升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如今,當年老班長那句帶著些許焊渣味的話,早已化作鋼水澆鑄進了孟俊山的生命里,化成了融進骨血的職業信仰。相信未來,他將繼續在轉爐煉鋼領域發光發熱,為集團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