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鋒是泰山鋼鐵集團不銹鋼軋鋼廠的一名維修工,每天一早,他都會準時出現在軋線上,拿著手電筒、帶著聽診棒,仔細檢查軋線設備的運轉情況。
2008年,不銹鋼項目建成,謝國鋒從原料廠調到不銹鋼軋鋼廠的水泵房成為一名維修工。雖然在學校學的是電焊,但他發現實際操作中理論與實踐的差距遠比想象中大。為了練好基本功,他每天利用廢舊板材反復進行焊接練習。在焊花四濺中,他的焊接技藝日益精進。
后來,謝國鋒憑借扎實的維修技能,被安排到精軋區域負責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同事呂鵬飛評價道:“謝師傅的技術沒得說,現場巡檢出什么問題來,他總是能‘手到病除’。
在一次巡檢中,謝國鋒發現加速輥支架軸承的潤滑裝置因為進油口堵塞無法加注潤滑油。他立即拿來工具,在軸承壓蓋處重新開通了一個進油口,經過反復調試,成功加注潤滑油,避免了設備停機。
在做好巡檢工作的同時,謝國鋒還積極參與改革創新,提出并實施了許多改進措施。以前過鋼時,鋼卷容易卡在剪鉗導尺襯板和剪鉗輥的縫隙中,導致廢鋼。謝國鋒仔細研究后,重新設計了導尺襯板的高度。改造后,這一位置再也沒有出現過卡鋼現象,大大減少了廢鋼產生,提升了生產效率。
“看,這個就是謝師傅修好的導板啟動閥。”同事陳濤指著備件庫里油光锃亮的導板啟動閥說。之前,導板啟動閥平均壽命只有一年,替換下來的大多只能報廢。“一個閥就要5000塊,就這么變成廢品太可惜了。”謝國鋒打起了廢舊啟動閥的“主意”。他仔細拆解閥門,用煤油清理干凈,更換磨損嚴重的部件,經反復調試,閥門煥發新生。同時,他加強對在用導板啟動閥的日常維護,定期拆解清理,延長了其使用壽命,有效節約了成本。
“師傅不僅業務能力強,吃苦耐勞的工作態度更是我學習的榜樣。”徒弟畢大偉說。今年四月份的檢修中,在F3軋機更換壓下油缸時,由于零件銹蝕,拆卸異常艱難。謝國鋒二話不說,系上安全繩便鉆進了軋機里。在滿是油污和積灰的空間里,他小心翼翼地給銹蝕部位的兩端焊上了兩個小把手,然后用千斤頂緩緩地將油缸頂出。汗水浸透了工作服,油污沾滿雙手,他都毫不在意。經過兩天半的努力,他終于帶領團隊將油缸成功更換,確保了檢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下一步,謝國鋒將繼續立足崗位,做好設備維護工作,爭取實現設備“零誤時”,為不銹鋼軋鋼廠的提質提效工作貢獻更多力量。